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
“锦上添花”这个成语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它比喻在已经很美的东西上再增添装饰,使之更加美好,也用来比喻在好的事情上再加以辅助,使之更加完美。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蜀相》:
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这首诗是杜甫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作的。诗中“锦官城外柏森森”一句,描绘了诸葛亮祠堂所在的锦官城外一片葱郁的景色,而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”则是对这美景的进一步描绘,仿佛在锦官城外这原本就已经很美丽的景色上,又增添了碧草和黄鹂的点缀,使其更加美丽动人。
“锦上添花”作为成语,最早见于宋代的《古今事物考》:
锦上添花,谓之美上加美。
这说明,“锦上添花”在宋代已经成为一个固定词语,并且用来比喻在美好的事物上再添装饰。
“锦上添花”这个成语还有以下几种解释:
- 比喻对已经很完美的事物再进行修饰,使其更加完美。例如,一幅精美的画作,再配上精美的画框,就显得更加完美。
- 比喻在好的事情上再加以辅助,使之更加成功。例如,一个优秀的项目,再得到政府的扶持,就更加容易成功。
- 比喻对已经很好的东西再进行补充,使其更加完善。例如,一个已经很完整的理论,再加入新的证据,就更加完善。
“锦上添花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件事情的完善和美好,但在某些情况下,它也可能带有贬义,表示对已经很完美的事物进行不必要的修饰或补充,反而会弄巧成拙。例如,一个已经很精彩的演讲,再加入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,反而会显得冗长乏味。
总而言之,“锦上添花”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,它用来形容在好的事物上再加以修饰或补充,使其更加完美。但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要注意它的褒贬含义,避免使用不当。
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对比
“锦上添花”和“雪中送炭”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,它们都用来形容帮助别人,但两者之间的含义却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“锦上添花”指的是在已经很美的事物上再添装饰,使之更加美好,也用来比喻在好的事情上再加以辅助,使之更加完美。它侧重于对已经存在的优势进行补充和完善,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行为。
“雪中送炭”指的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,给予帮助,就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送去温暖的炭火一样。它侧重于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,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行为。
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区分这两个成语:
- 假设你的朋友正在筹备一个重要的演讲,他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,演讲稿也写得非常出色。这时,你给他提供一些演讲技巧的建议,帮助他改进演讲稿,这就是“锦上添花”。
- 假设你的朋友遭遇了经济困难,急需一笔钱来渡过难关。这时,你借给他一笔钱,帮助他度过难关,这就是“雪中送炭”。
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“锦上添花”和“雪中送炭”的区别在于:
- “锦上添花”是锦上添花,是对已经存在的好事物的补充和完善;
- “雪中送炭”是雪中送炭,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。
“锦上添花”和“雪中送炭”都是非常好的品质,但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应该更加注重“雪中送炭”的精神,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,给予支持和帮助。因为“锦上添花”固然好,但“雪中送炭”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真诚和善良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