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, 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

郑老师 这是什么意思评论42阅读模式

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
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望岳》。这句诗不仅是千古名句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境界,它不仅仅是对泰山雄伟壮观的景物描写,更是诗人个人志向和抱负的生动写照,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。 理解这句诗,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,才能真正体会其深层含义。

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, 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-图片1首先,我们要明确诗句中的“凌绝顶”指的是什么。“凌”字有超越、登上之意,而“绝顶”则指山峰的最高点。因此,“凌绝顶”指的是登上山峰的最高处。泰山,作为五岳之首,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,其巍峨雄壮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。登上泰山的最高峰,便能俯瞰周围的一切山峰,感受到一种君临天下的豪迈气概。诗人杜甫正是站在泰山的最高峰,才有了“一览众山小”的感受。

其次,“一览众山小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“所有山都变小了”。 山的物理高度并没有因为人的视角而改变。这句诗运用的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,旨在表达一种宏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视野。站在泰山之巅,视野开阔,远处的山峰显得矮小,这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,更是一种心境上的升华。诗人所看到的“众山小”,不仅是眼前的景色,更是人生的历程,是面对挑战时的一种豁达心态。它体现了一种征服自然、战胜困难的豪情壮志。

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, 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-图片2

更深层次的理解,则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来分析。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并非仅仅是诗人对泰山景色的赞叹,更是他人生理想的写照。杜甫一生怀抱济世救民的理想,却屡遭挫折,饱经忧患。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,即使在困境中,也保持着积极向上、奋发进取的精神。这句诗,正是他这种精神的体现,象征着他不畏艰难,勇攀高峰,最终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。 “会当”体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毅力,他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,去实现自己的目标,去获得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。

此外,这句诗也蕴含着一种超越个人视角的哲学思考。它体现了人们对于更高层次境界的追求和渴望。 “凌绝顶”代表着追求更高的目标,而“一览众山小”则代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,一种对人生的顿悟和理解。 这是一种追求卓越,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。 它鼓励人们勇于挑战困难,敢于追求理想,最终达到人生的巅峰。 这不仅仅是诗歌的魅力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,是一种积极进取、勇攀高峰的精神象征。

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, 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-图片3

总而言之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这句诗的意义是多层次、多方面的。它既是对泰山雄伟壮观的景物描写,更是诗人个人志向和抱负的生动写照,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。 它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,勇于攀登人生的巅峰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,成就一番事业。 这句诗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隽永的哲理,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进步,实现梦想。

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

杜甫的《望岳》全诗为:

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
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
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意思, 杜甫《望岳》全诗解读及诗歌创作背景-图片4

这首诗不仅仅包含了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这句名句,更是一首完整的山水诗,其意境深远,耐人寻味。我们不仅要理解名句的含义,更要结合全诗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。

诗歌开篇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”便点明了诗歌的主题——泰山。 “岱宗”是泰山的别称,诗人以疑问句起兴,既引出题目,又引发读者的好奇心。 “齐鲁青未了”则描写了泰山雄伟壮阔的气势,其范围之大,以至于连齐鲁大地都看不尽,可见泰山的巍峨高耸。 这不仅是景物描写,更是为下文的“造化钟神秀”作铺垫,暗示了泰山的非凡气象。

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”这两句诗笔锋一转,从宏观的地理位置过渡到对泰山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。“造化”指天地自然,“钟神秀”指集中了天地间的各种神奇秀丽的景象。 “阴阳割昏晓”则描绘了泰山高耸入云,使得山的一面处于光明之中,另一面却处于黑暗之中,体现了泰山的雄伟和高耸,同时也暗示了泰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。

“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”这两句诗则描写了诗人登上泰山后所看到的景象。“荡胸生层云”并非指胸中真的生出层层云雾,而是形容诗人胸怀开阔,视野无限,如同身处云端一般。“决眦入归鸟”则描写了诗人目光远眺,如同能够看到飞回鸟巢的归鸟一样,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目光的远大。

最后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作为全诗的总结,更是点明了诗人登临泰山,俯瞰众山的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。 这不仅仅是写景,更是抒情,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。

关于诗歌的创作背景,一般认为杜甫是在青年时期创作的这首诗。当时杜甫正值壮年,意气风发,怀有远大的抱负。 他渴望建功立业,报效国家,而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,自然成为了他表达自己豪情壮志的理想场所。 因此,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泰山景色的赞美,更是他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写照,体现了他积极向上、勇于攀登的人生态度。 这首诗的创作,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积极向上,蓬勃发展的社会风貌,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。 通过对《望岳》全诗的解读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深刻含义,并感受到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。

 
郑老师
  • 本文由 郑老师 发表于 2024年11月25日09:47:1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hy.guoshijiaoyu.net/ys/1207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