伉俪是什么意思
“伉俪”一词,通常用于指夫妻二人,特别是对夫妻的尊称,带有敬意和美好的寓意。它源于古代汉语,其含义深刻而丰富,包含着对婚姻和家庭的期许与祝福。
“伉俪”的本意指“夫妻”,源自《诗经·邶风·燕燕》中的一句话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于将仕女。 翛翛其羽,差池其鸣。之子于归,远于将容止。 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 这句话描绘了一对夫妻恩爱和谐的画面,同时也表达了对婚姻的美好期待。
“伉俪”一词由两个字组成,其中“伉”字意为“高尚,优秀”,而“俪”字则指“配偶,配对”。“伉俪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“高尚、优秀的夫妻”。
“伉俪”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,例如:
-
唐代诗人李白在《赠王翰》中写道:“青天有月来几夜, 我今停杯一问之: 人生得意须尽欢, 莫使金樽空对月。 天生我材必有用, 千金散尽还复来。 烹羊宰牛且为乐, 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 诗中“金樽”指的就是酒杯,而“空对月”则指夫妻二人独处,表达了对夫妻之间陪伴的珍惜之情。
-
元代诗人王冕在《墨梅》中写道:“我家洗砚池边树, 个个花开淡墨痕。 不要人夸颜色好, 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 这首诗描绘了墨梅的清高傲骨,也借此表达了对夫妻之间彼此欣赏、相濡以沫的感情。
“伉俪”一词除了作为夫妻的代称外,还可以用于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,例如“伉俪情深”、“伉俪恩爱”等,都是表达对夫妻之间感情的赞美和祝福。
伉俪情深的典故
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,伉俪情深的典故数不胜数,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,也传递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。以下列举几个著名的典故:
1. 孟姜女哭长城:
孟姜女的故事流传已久,故事中孟姜女为寻找丈夫范杞梁,千里迢迢来到长城,得知丈夫已死在修筑长城中,便痛哭失声,最终感动天帝,将长城哭塌,找到了丈夫的遗骸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爱和忠贞,也展现了夫妻之间生死相依的感情。
2. 焦仲卿与刘兰芝:
《孔雀东南飞》中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,他们因家庭原因被迫分离,最终双双殉情。这个故事表达了夫妻之间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,也展现了夫妻之间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。
3. 白居易与湘灵:
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故事也令人感动,白居易在仕途失意时,湘灵一直陪伴在他身边,为他排忧解难,最终白居易在湘灵病逝后写下了著名的诗篇《琵琶行》,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思念之情。
4. 秦始皇与李斯:
秦始皇与李斯之间的关系,虽然不是爱情关系,但却展现了君臣之间相互信任、肝胆相照的深厚情谊。李斯为了辅助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,呕心沥血,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,最终却因政治斗争而被秦始皇处死。这段历史告诉我们,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君臣之间,真诚的感情和相互信任都是维系关系的关键。
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感,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,以及对夫妻之间相互扶持、共同成长的期许。在现代社会,夫妻关系依然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,伉俪情深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。
评论